物流学院开展青年教师磨课活动 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

发布者:wlxy发布时间:2025-03-20浏览次数:23

为扎实推进足球竞彩app排名迎评促建工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物流学院物流管理系与物流工程系于2025年3月13日下午14时,在14栋237、238教室联合举办青年教师磨课活动。本次活动以精研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实效为目标,通过教学展示、专家点评与同行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助力青年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打造高质量课堂。

本次磨课活动由物流学院院长张培林、常务副院长王猛分别主持,周越新、李阳、李搏、陈晴等8位青年教师参与展示。活动聚焦说课环节,要求教师围绕课程目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学效果等核心要素展开阐述,并结合15分钟现场教学演示,全方位呈现教学思路与实践创新。

图为李阳老师磨课现场

教学展示亮点纷呈,周越新老师的《物流专业英语》课程以启发式问题设计贯穿全程,通过中英结合,情境导入,融入语法和发音知识,教学步骤层层递进,有效突破中英思维转换难点。

陈晴老师在《ERP原理与运用》课程中,深度融合产教融合需求,构建物流项目沙盘模拟教学场景,引导学生以团队形式探索供应链优化路径,生动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

图为王胜楠老师磨课现场

王胜楠老师主讲的《供应链管理》课程聚焦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线上线下课程、项目式实验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构建“理论解析-沙盘推演-案例研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巧妙运用数字化工具实现课堂互动,通过实时数据分析调整教学策略,形成“基础理论-运营管理-战略创新”的递进式知识链条。

周家昊老师的 《智慧仓储管理》和《智慧物流装备与应用》课程则结合行业前沿案例,强化课程实践性与创新性。首先通过菜鸟园区物流自动化视频导入课程,让学生了解分拣工作的流程,从而引出本次课程的目标,掌握智慧分拣输送装备的概念和组成部分。通过古代“水车”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讨论输送装备的功能有哪些种类,从而讲解输送设备的定义和功能以及类别。从合流、合并、分拣各流程剖析分拣装备的功能和工作原理,通过引用国家航天装备物流分拣的案例,学生构建对课程高度理解的知识框架,形成对国家航天事业高速发展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图为专家点评

专家点评精准把脉,张培林院长在总结中强调,青年教师要以评建工作为契机,通过三磨实现教学精进,一是磨透教材: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专业知识传授;二是磨适学生: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设计阶梯式实践任务,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三是磨出亮点:凝练课程特色,打造理论讲授-案例研讨-企业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常务副院长王猛提出三个精准要求:一是知识点精准:构建必需、够用、实用的内容体系;二是方法精准:灵活运用混合式、项目式等教学法提升参与度;三是节奏精准:根据学情动态调控教学进程,确保教与学同频共振。

魏学将副教授针对教学实施提出优化建议,强调青年教师应注重观察学生课堂学习效率,通过语速调控、留白设计、互动节奏把握,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效果。

本次磨课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交流互鉴平台,更推动了物流学院深化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双轮驱动的教学改革,引导教师转变理念、创新方法、提升效能,持续完善备课-磨课-评课-研课闭环培养机制,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为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家国情怀的物流管理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责任编辑:苏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