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万户千家今夜好 静候春暖待花开

发布者:wlxy发布时间:2023-02-05浏览次数:26

古人称“夜”为“宵”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朝之后。

图片

在元宵节这个美好团圆的日子,让小编的镜头带你看看有哪些习俗吧!


吃汤圆

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汤圆起源于中国宋朝。当时明州(现为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的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白砂糖为原料,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把“浮元子”改称汤圆。

图片


看花灯

花灯一般是比较鲜艳颜色的纸制作而成,可以为元宵节节增光添彩,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的愿望。元宵节时候的花灯具有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合家欢乐的寓意。

图片


猜灯谜

元宵节猜灯谜的寓意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来猜猜灯谜吧!

  1. 八十八(打一成语)

  2. 古文观止(打一字)

  3. 上面冒白气,下面水花开(打一用品)

  4. 小小坛子装满饺子吃掉饺子吐出珠子(打一水果)

  5. 有风吹不动它动就生风。若要不动它待到起秋风(打一日常用品)

  6. 久别重逢(打一中草药名)

  7. 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

  8. 农产品(打一成语)

  9. 一家十一口(打一汉字)


答案:

  1. 入木三分

  2. 蒸笼

  3. 石榴

  4. 扇子

  5. 一见喜

  6. 指手画脚

  7. 土生土长

看看你猜对了吗?


踩高跷

高跷”的谐音是“高瞧”,意思是在新的一年开春以后,人们须高瞻远瞩,所以,在高跷上走的时间越久,预示着这个人能不能长时间高瞻远瞩,所以这项活动的群众基础非常广泛。踩高跷时,人们踩在高高的木杆上,身体随之升高,因此也有步步升高之意。例如甘肃酒泉等地方就有“过新年,家家快乐;踩高跷,步步登高”的习语。所以踩高跷也是寓意步步高升。

图片


舞狮子

据传说,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在我们文化里,龙是吉祥的象征,因此民间每逢春节、元宵节、灯会、庙会及丰收年,都举行舞龙灯的活动。

图片


打太平鼓

太平鼓也叫“单鼓”、“羊皮鼓”。曲艺曲种。流行北方各地。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均为男性。演员手执用铁条做成的直径约尺许、鼓面蒙以驴皮的圆形单鼓,以竹制鼓键击鼓,载歌载舞。有对唱和群唱等形式。唱词有“内路鼓”和“外路鼓”之分:前者为必唱之词,后者有可增减的辅助唱词,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在旧社会,有时被用于祭祀、跳神等迷信活动。解放后,经过革新,用以表现人民欢快喜悦的情绪。

图片


正月十五元宵节

新的一年新起点

愿灯火璀璨

万家平安

花好月圆事事圆

元宵节快乐!

[责任编辑:饶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