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黄有方:非常态下我国供应链稳健运行的分析、思考与建议

发布者:wlxy发布时间:2020-05-15浏览次数:56

黄有方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教育部高等足球竞彩app排名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上海海事大足球竞彩app排名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国际航行学会联合会高级副主席

问题导读


    疫情在一定时间内成会为一种新常态,疫情已经引发各国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和供应链重组的思考和研究,如何确保我国供应链在这种非常态下的稳健运行,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物流教指委主任、上海海事大学黄有方教授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具体建议,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供应链运行提出的“确保全球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的总体要求,黄有方教授首次提出要准确把握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这三者的关系,指出安全是供应链开放和稳定的前提,稳定则是供应链安全和开放的基础,而开放是供应链稳定和安全的未来。

一、新冠疫情对我国供应链影响的分析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全球累计确诊突破380万例(截止5月8日数据),波及180余个国家和地区。多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主要国家都处于工厂停工停产,贸易和物流中断暂停,全球供应链出现多点中断(或堵塞),全球经济正遭受重创。全球的制造业供应链、大宗商品供应链、防疫物资供应链、消费供应链受到影响,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市场调查调查,供应链中断成为大中型企业面临的主要压力之一,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将对全球供应链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2月中旬市场调查

    首先,供应链上的牛鞭效应将更加明显,原有依托供应链的保障来减少库存的运营策略将发生调整,供应链上的各方都会倾向于放大需求预测的余量来提高安全库存;其次基于供应链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将出现“反转”(或倒退)的趋势,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为了应对不确定性、降低风险,会追求拥有和控制更多的上下游资源;最后全球化进程可能产生倒退,这也将导致全球供应链格局将会发生演变,发达国家正在重新思考国际化产业分工和合作的传统理念,各国都在着手调整本国全球供应链战略。

    (一)全球供应链重组趋势明显

    1.全球供应链重组带来供应链转移并导致物流配置方式和需求发生变化。全球供应链重组受到政府、市场、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长期作用影响,同时非市场因素也逐渐增多,影响力也在增大,比如这次疫情就是一种影响深远的非市场因素,这些都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可能的转移路线,以及其对全球供应链和各种物流方式的重新配置和需求变化,比如对汽车、医药和服装等重点行业供应链的转移的研究。

    2.全球供应链重组势必对全球交通物流行业将产生中长期影响。全球供应链重组对全球港口和航运(包括集装箱、干散货和液散货)、空运以及陆运(公路和铁路)在各个区域、各个线路的需求规模、运行模式、服务内容带来深刻演变。此外全球化、多边主义仍然是国际潮流,建设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长期前景依然光明,我们要危中寻机、化危为机,适时购入港口、机场、园区等廉价资产,做好国际航线开发与调整,加快我国的全球化基础设施网络布局。

    (二)供应链系统能力受限引发产业供应链布局重构

    1.疫情的蔓延导致需求大幅下降,从源头上冲击国家供应链安全。各国采取对人员流动、货物流动等限制措施,相关的生产企业均延迟开工或停工停产,导致生产能力不足,影响原材料及产成品的货运需求,生产周期被迫延长,对供应链带来阻断性和结构性的影响。

    2.由于疫情时间较长,生产企业全面复工后也需要一定的缓冲期限,预计2020年上半年多个产业都将受到一定影响而出现下滑,必将对供应链带来联动性影响。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来看,供应链的整体性及柔性将直接影响其服务能力,我国生产能力的下降势必导致产业供应链的布局重构,并带来长远性影响。以汽车行业为例,汽车制造业供应链面临需求疲软、生产中断、产能下滑的诸多问题,在需求端,1月份中国乘用车销量环比下降约27.1%,同比下降20.2%,中国国汽车制造行业出口数量同比下降11.3%,1-2月份欧洲汽车销量预计同比下滑7.3%,3月份美国新车的销售较前一个月下降了至少30%;在供应端,生产中断造成产量大幅下降,中国零部件市场是全球汽车产能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停摆对全球制造业影响重大,全球8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和中国制造相关,尽管目前国内疫情逐步稳定,但全球疫情大流行使得主机厂、供应商先后停产,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企业发展都将面临巨大挑战。

全球汽车行业停工停产情况

    (三)供应链风险加剧推进组织与贸易变革创新

    当前对我国供应链潜在风险要予以充分认识,在危机处理中要克服疏于防范而导致供应链各节点同步性受到破坏。供应链上下游的不同步直接导致供应链的不稳定,加大了供应链的潜在风险,疫情可能将原本疲软的全球经济带入新一轮低谷期。国际贸易遭受冲击而低迷,客观上倒逼组织与贸易变革创新。疫情对我国供应链的冲击涉及供需两端,将对中国经贸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包括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构、价值链重置等,这要求推进组织优化,加快在线经济发展,同时,优化通关措施,推进贸易变革。

    我们要加大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防范,特别是全球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防控,这需要从战略层面进行思考。此外国际贸易规则受到的冲击将倒逼我国相关部门和组织及国际机构进行自我调整来适应全球供应链的变化。

二、我国供应链稳健运行对策的思考

    1.准确把握全球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三者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稳市场、保增长、保民生,确保全球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这是总书记对我国供应链运行的总体要求。我们首先要准确把握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这三者的关系,安全是供应链开放和稳定的前提,稳定则是供应链安全和开放的基础,而开放是供应链稳定和安全的未来。我们既要重点考虑如何来构建更加安全、更稳定的中国供应链,也要坚持构建更开放的全球供应链,因为当前情况下,全球供应链基本上是趋于保守发展,而不是向更开放的方向发展,而我国提出供应链要继续开放,这是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

    2.重点研究疫情下全球供应链与产业链的关系

    疫情初期,我们原先的设想是随着中国疫情得到控制,中国的复工复产就可以全面恢复,但是疫情全球爆发使得全面复工复产成为不仅仅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复工复产问题,而是全球性的联动问题。供应链是服务产业链的,在疫情与复工复产并存时间可能会比较长的情况下,供应链和产业链的不协调以及带来的后果会比以前更严重,因此我们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提前准备好应对措施。

    3.主动适应与调整疫情成为新常态下全球供应链的战略

    随着疫情发展,疫情在一定时期内会成为一种新常态。我们要研究之前制定的全球供应链是否能够适应这种新常态下的需求,应该从国家、地方、行业企业几个层面对我国全球供应链和区域供应链的战略进行调整来适应疫情成为新常态下发展的新需求。

    4.高度重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

    疫情发生前,依托全球供应链,我国供应链基本是安全和稳健的,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战略也是基于全球供应链的框架来思考,比如我国的粮食发展战略。但是疫情的发生导致全球供应链的重组,供应链系统能力受限也引发了全球产业供应链布局的重构,这使得各国都不得不重新思考本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战略及在国民经济的比例的问题,对此我们也要高度重视,要对全球供应链重组带来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5.对制造业转移和产业链重构对供应链开放与稳定的再认识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也是很多行业供应链的核心节点,从2016年开始,全球制造业已经开始新一轮的转移,从长远来看,制造业转移在今后一段时间中这种趋势是有的,或者是显著的。此次疫情的发生,会导致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对部分关键产业回流的倾向和手段可能会更加强烈,因此我们要对制造业转移和产业链重构对供应链开放与稳定的重新思考和再认识。

三、我国供应链稳健运行对策的具体建议

    1.加强供应链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建设,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供应链应急治理体系,完善供应链管理应急预案,降低供应链中断风险。

    2.建立健全分级响应机制,完善基于疫情大数据分析的供应链应急响应系统,构建应急物流预案系统,对应急资源进行精准调配。

    3.供应链或将变得更“简”,减少供应商数量,降低供应商管理和采购管理的复杂性,把可靠和稳定性作为更加重要的考虑因素。

    4.供应链或将变得更“短”,上下游企业在更加有限的空间距离内集聚,以提供物料配送的可靠性和及时性,或将成为未来趋势。

    5.深入应用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合理的政策制度安排提高供应链各主体之间的信任度,加快数据交换与数据公开,建立与提升以治理能力评价为目标的供应链稳健评估系统。

    6.加大政府引导与管控,在企业减负、自主创新、关键供应商自给、供应链备链、新基建和金融安全等方面推出相关政策与措施。

[责任编辑 余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