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学生党支部(记者:涂媛媛)2025年9月17日,武汉工商学院文法学院新闻学学生党支部于外语楼526开展三会一课,本次会议由陈馨怡同志主持,王江波同志主讲。他以“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为主题作研究报告,从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与意义、方略与路径、制度与科技、长效与共识四个维度,向入党积极分子全面呈现反腐败工作全貌,强化大家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知,发挥警示与教育作用。
现场照片
首先,王江波同志带领众人分析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与意义。当前腐败形势严峻复杂,一方面,腐败领域突破传统范畴,与数字经济等新兴业态交织,新型腐败行为给监管带来挑战;另一方面,腐败手段不断隐形变异,从现金贿赂转向“影子股东”“期权腐败”等隐蔽形式,增加打击难度。而腐败危害深远,不仅破坏政治生态、损害市场公平,还会削弱社会信任,阻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意义来看,反腐败斗争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清障剂”,能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更是守护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为红色江山稳固筑牢防线。
随后,王江波同志阐述了反腐败斗争的方略与路径。核心是一体推进“三不腐”战略布局:一是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腐败,形成强大震慑,让潜在腐败分子不敢伸手;二是完善“不能腐”的约束体系,通过健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防范腐败;三是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三者相互支撑、协同发力,构成有机整体。同时,政治监督发挥关键保障作用,紧盯“七个有之”“两面人”等问题,确保反腐败斗争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推进,保障战略部署落地。
现场照片
在制度与科技层面,王江波同志指出,制度创新是“不能腐”的重要支撑。通过“三重一大”决策机制、权力清单等制度设计,可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空间,从制度层面规范权力运行。而科技为反腐败注入新动能:大数据技术能构建资金异动、股权穿透等算法模型,实现腐败行为精准预警;人工智能可分析海量数据,高效挖掘潜在腐败线索;区块链技术凭借不可篡改特性,保障监督数据真实可靠;实时监督手段接入项目审批等系统,让权力运行全程透明,腐败行为无处遁形。
最后王江波同志围绕反腐败的长效与共识展开论述。构建全民廉洁共同体是实现长效治理的关键,需形成“党委主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格局,通过完善机制、加强教育、强化监督,达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目标。他强调,全体入党积极分子需从四方面反思:在细节管理上,平衡工作“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不可忽视潜在风险;在思想建设上,深化对反腐败重要性的认知,筑牢思想防线;在机制完善上,推动建立多部门协同的审查机制,引入专业力量论证;在责任意识上,杜绝“流程化”思维,主动担当,避免责任缺位。
责任编辑:彭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