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扩展学生国际化视野,根据我校与韩国明知大学签订的互派交换学生协议书,现启动“2025年秋季学期赴韩国明知大学交换生项目”,我校可选派部分优秀学生作为交换生到韩国明知大学留学,交换时间为1个学期。
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知大学简介
明知大学(简称MJU)创建于1948年,是一所韩国知名的综合性私立大学,以年轻而有实力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育与研究设施以及风景秀丽的校园为基础,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明知大学有两个校区:韩国首都首尔校区和龙仁校区。首尔校区设有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经营学院和法学学院。龙仁校区设有自然科学学院、工科学院、艺术体育学院和建筑学院。韩国明知大学于2018年与我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我校已多次派遣学生赴明知大学交换学习。
二、交换项目简介
1. 专业类别
(1)以韩语为教学语言:明知大足球竞彩app排名内所有专业均设有韩语授课项目,均向国际交换生开放,我校所有专业学生均可申请。
(2)以英语为教学语言:明知大学在政治外交学、数字化媒体学、行政学、英语英文学、经营学或国际通商学、建筑学开设了英语授课教育项目,语言能力符合要求的国际交换生可选修相关课程。
(3)以中文为教学语言:明知大学在国际商务学设有中文授课课程,我校国际商务或相近专业学生可以申请。
2. 学分修读要求
所有交换学生每学期最少要申请12个学分,最多可申请不超过17个学分的课程。
3. 校区安排
根据学生的韩语、英语或中文水平,确定校区及学科,学生可在规定的学科内自行选择校区。
三、赴韩交换时间
2025年9月中旬-2026年2月中旬
四、费用说明
以下费用均以人民币为币种进行计算:
明知大学学费:约20000元/学期;
住宿费:约4000元/学期;
生活费:约3000-5000元/月;
项目管理费:3500元/人。
五、我校选派名额
1. 明知大学奖学金生:全校2名。明知大学为我校提供2个交换学生奖学金名额。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交换期间可免缴明知大学学费。
2. 自费交换生:全校不超过15人。
六、申请要求
1. 我校在读本、专科生,至少在我校完成一学年的学习,且所学专业与赴韩国明知大学期间申请学习的专业相近;
2. 外语语言水平:申请英语类项目学生须持有托福70分、雅思5.5分成绩单、托业750分成绩单、大学英语六级500分以上成绩单或通过韩国明知大学组织的内部测试;申请韩语类项目学生须持有TOPIK(韩语能力考试)三级证书或通过韩国明知大学组织的内部测试;
3. 在校期间成绩优秀,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获得相应学期应修读的学分,且无补考不及格记录;
4. 在校期间行为表现优良,无违纪、处分、犯罪记录;
5. 曾获得奖学金或担任学生干部者优先获得推荐。
七、申请材料
1. 《武汉工商学院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项目申请表》(附件);
2. TOPIK/雅思/托福成绩单;
3. 在校成绩单。
八、选拔流程
1. 学生申请(2025年4月6日-4月13日):有意向学生向所在学院的国际交流专员递交申请材料,联系方式如下:
学院 | 国际交流专员 | 办公室 | 办公电话 |
经济与商务外语学院 | 乔菲 | 综合楼918 | 88147213 |
管理学院 | 徐文思 | 综合楼822 | 18627744827 |
物流学院 | 聂港 | 14-15栋219 | 88147259 |
电子商务学院 | 郭人瑞 | 14-15栋203 | 88147152 |
人工智能学院 | 肖宁 | 14-15栋320 | 88147064 |
计算机与自动化 | 劳晶米兰 | 14-15栋104 | 13554281663 |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 杨洪影 | 综合楼1118-1 | 13304447429 |
文法学院 | 冯媛媛 | 外语楼716 | 88147287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黄莉 | 外语楼402 | 88147384 |
应用技术学院 | 王苗苗 | 综合楼604 | 19522928774 |
2. 材料审核(2025年4月14日-4月20日):国际合作 交流部对申请候选人材料进行审核,筛选符合申请条件的候选人。
3. 学生选拔(2025年4月21日-4月27日):依据申请 人数,国际合作交流部根据需要组织笔试、面试,对候选人进行选拔,确定推荐对象。
4. 名单公示(2025年4月28日-4月30日):国际合作 交流部对推荐对象名单进行公示。
5. 申请和选课(2025年5月1日-5月31日):国际合作 交流部指导学生向明知大学提交交换学习申请材料,并协同学生所在学院指导学生做好赴韩期间课程选修。
6. 出境手续办理(2025年6月1日-6月30日):国际合 作交流部指导学生办理签证、购买机票,并做好行前培训等工作。 国际合作交流部联系人:郭歌(外语艺术楼122-1); 联系电话:88147361。
附件:武汉工商学院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项目申请表.docx
国际合作交流部
2025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