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见习记者 许少云 罗璇)“新闻发现就好比学驾照开车,刚开始新手期时还会一直想着挂档换挡的先后步骤,可是时间久了完全不用费心,因为身体会本能地做出流畅的连锁反应,新闻发现其实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11月1日下午2:30,长江日报资深记者杨佳峰做客武汉工商学院,在足球竞彩app排名综合楼203教室为校园学生记者们做了一场主题为“新闻发现与采访能力的突破”的讲座。讲座由宣传策划部副部长蓝静主持。
图为杨佳峰老师 见习摄影:冯哲昊
“什么是新闻,每个时代、每个定义者都有不同的表述,互联网时代对过去的新闻定义是颠覆式的,也无法用一句话来准确概括。”讲座一开始,杨佳峰老师便抛出问题引发大家讨论。“过去写新闻,常说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就一定是典型新闻,但在互联网时代非典型人物的新闻一样能出彩,包装和时机都是重要因素。”从业多年,杨佳峰写过多篇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新闻报道,在他看来,很多重大新闻有时也会经历“九死一生”,新闻没有绝对自由,甚至相对自由也有限,但在条条框框中一样可以发现重大新闻。
在讲座中,杨佳峰从新闻发现、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三方面与同学们分享了一名优秀的新闻人需要具备的技能与素养。
图为讲座现场 摄影:胡爽
“对于新闻而言,最重要的是新闻的发现。”杨佳峰告诉大家记者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新闻发现是客观事实转化成新闻报道的关键。他表示,高校是新闻高产之地,一定要留心日常生活、聚焦社会热点,可以尝试在会议中挖掘新闻,而有时候如果发现不了新的东西,旧的新闻也有二次利用的价值。他认为当前大学生要提高新闻发现的能力,要有问题意识与思想积累,有批判精神和逆向思维,有事件意识和历史观,更要有好奇心,有创造激情和辩证头脑,有系统思维和比较习惯以及读者思维。“一定要经常思考自己挖掘和采写的新闻,哪些人会感兴趣,会愿意去看去阅读。”
现如今,很多媒体行业招人对专业的要求越来越广泛,已不再只面对新闻、中文等专业,对此,杨佳峰鼓励同学们一定要多看杂书,扩宽视野,提升自我竞争力。
图为讲座现场 见习摄影:冯哲昊
杨佳峰接着与大家分享了“发现新闻10法”,如事件法、易位法、“最”字法、“异”字法、“难”字法、旁通法、契机法、软硬互换法、逆向思维法等等。在提及筛选“最”字法时,他表示要学会发掘同类人或者事物中不可比拟的属性,如每年开学季时可以关注特殊学生,如年纪最小最大的学生,也可以关注最高的新生等。
杨佳峰还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几次暗访经历。他曾用半个月时间暗访非法赌博公司,最终警方成功将其众多窝点一锅端;为了调查武汉三镇潲水的去向,他和两位同事暗访一个月,揭露了武汉餐馆潲水的流向:一桶潲水油一半人吃一半猪吃的真相。此事一经曝光,在武汉引起持续讨论,最终促使了《武汉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的出台,一篇报道改变了市民生活质量……
图为学生正在认真聆听做笔记 见习摄影:冯哲昊
当然,杨佳峰也直言自己曾经因为自身或同伴原因导致暗访失败,被殴打或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自身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他特地提醒大家在暗访时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必须在采访前明确是否有暗访的必要性以及暗访是否具有可行性。在他看来,记者亮明身份是常规的调查,有时明访可能遇到较大的阻力,不采取暗访的方式无法获得核心信息,无法展现事件本质。而暗访不可避免有一定的风险,一定要提前预计是否可以完成,做好预案,这样才能将暗访进行下去。
说到新闻写作,杨佳峰则告诉大家一定要把握其原则: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应该有对话、细节、动作三个必须要素;要展现,不要讲述;要尽量写简单的句子,少用形容词,多用行为动词。“在新媒体时代,有时候你会看到一则新闻可能就只有一句话,因为必须要抢第一时间、抢占新闻时效性。这也是记者很累的原因。”
讲座最后,杨佳峰分享了自己从业多年来的职业感悟。 “其实中途有许多次想要放弃,尤其是无力无助的时候,甚至做梦都会梦到这个场景,但是每当我看到这个社会因为我的一篇新闻报道而有一点正面的改变时,这种喜悦感、收获感与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他勉励在座大学生记者:作为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有理想信念与新闻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