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课堂】热衷“打比方” 让抽象的概念趣味化

发布者:jwb发布时间:2016-07-01浏览次数:381


(听课学生:蓝雯杰)531日,下午4:00,离上课还有十分钟,我来到综合楼210教室准备听李明老师的《经济学》课程。走进教室,只见身着色彩热烈的红色格子T恤,休闲裤的李明老师正笑眯眯地跟两位同学讨论着问题。此时,教室里已坐满了准备上课的学生。

上课铃声响起,“各位同学,今天在开始新的内容之前,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上一次课所讲的内容,根据上次的预约,今天由向洋同学来上讲台,大家欢迎!”李明老师没有用任何扩音器,但声音洪亮有力,充满激情。于是讲台暂交给了向洋同学,他坐到了学生边上。

只见向洋同学自信满满的走上讲台,为同学们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在回顾的过程中她还不断地向同学们提问,表现得落落大方。原来,每节课邀请一位学生上台“说课”是《经济学》课堂独有的一个活动,老师会根据学生的表现计算平时成绩。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做课堂的主人。

“向洋同学今天讲得很好,对上一次课的内容非常熟悉,也可以看出她做了充分的准备,而且表现自信大方,讲述简练清楚!”李明老师对向洋同学的表现给予了赞扬,并就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如何促进国民收入的提高”做了进一步讲解。“要想知道如何促进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提高,就要去分析影响国民收入的因素,并弄清楚这些因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程度。这就好比我们想去求一个不熟悉的人办事,就必须要找中间人,看一看这个人周边有什么人能影响他,并且弄清楚他周边人对他的影响程度,弄清这些问题,办事也就不难了!这个道理跟分析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道理是一样的!”听了李明老师打比方,同学们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接着李明老师开始了今天的讲课,“今天我们谈一谈《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及乘数效应。”李明老师首先简洁明了地介绍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就会增加,那么如果投资增加100亿,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100亿。”一位后排的同学大声地回答。“确定吗?表面来看应该是增加100亿”,李明老师有些“欲擒故纵”,“我们先来用国民收入决定公式验证一下吧。”李明老师一边在黑板上为同学们演算公式,一边进行讲解,“从计算结果来看,国民收入增加了500亿,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投资只增加了100亿,国民收入怎么会增加500亿?”李明老师一边问,一边不急不忙地给同学们讲起了一个故事:“大家听过踢猫故事吗?这个故事的道理跟我们刚才分析的问题很类似,话说一家公司总经理不高兴骂了销售经理,销售经理为了发泄又骂了秘书,秘书不高兴回家打了孩子,孩子委屈地踢了家里的猫。在这个故事中,刚开始就是总经理不高兴,经过一系列连锁反应后,这种不高兴的程度会成倍增加。这跟我们刚才所分析问题的道理是一样的,投资增加100亿,国民收入马上会增加100亿,但国民收入的增加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就会使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这就是所谓的乘数效应。我们接下来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个过程……”,经过李明老师这么一打比方,我这个门外汉也基本听懂了今天的内容呢。

随后,李明老师还列举了“奥运会承办热潮的掀起”、“08年欧美金融危机与我国春运的关系”等案例将整个课堂流畅地穿插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将知识灌输给同学们。

“李明老师上课条理清晰,而且他风趣幽默。总是在课堂中能举很多贴近生活的小案例来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去分析,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印象也更加深刻。他让枯燥的公式和抽象概念更加生动。”向洋同学说道。

“他是我们的管院男神,每次见到学生都会主动笑着打招呼,没有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感。他总是乐呵呵的,让人想与他亲近。”王鹏同学对我谈起他眼中的李明老师。

“在我的《经济学》课堂中,我非常注重案例教学,当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那么多问题都能用经济学的原理、工具和方法进行分析的时候,就感觉经济学不再枯燥乏味,经济学也就不再曲高和寡了。”李明老师谈到他的教学理念,眼里闪烁着一种对学生充满爱和期待的光芒。

 

教师微语:

在我看来,教书育人不光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还要教会其学习的方法,提高其学习的能力,训练其沟通、表达、组织、协调、抗压等通用技能,教会其做人的道理。只做到第一项是一个合格的老师,能兼顾第二项是一个优秀的老师,若能做到第三项则是一个卓越的老师,四项全能做到就是一个伟大的老师。学无止境,教学也无止境。

——管理学院教师 李明

专家微评:

李明老师授课逻辑清晰,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体系感极强。另外,导入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运用自如。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整堂课互动不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参与到了课堂之中。课前开展的《今天我来上讲台活动》形式新颖,效果很好,既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去学习,又能锻炼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管理学院院长 张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