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B0100260 实验学时:18学时
实验个数:4个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教材及参考书:《海关报关实务》,张琦生,中国商务出版社
大纲执笔人:漆莉 大纲审定人:胡心宇
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
《海关法与报关业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实践必修课。学习本课程,学生要达到了解国际及我国海关的相关法规规则制度,掌握报关业务过程中的各种手续,培养既懂得新的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和规则,又了解国际贸易运作的具体程序和惯用做法的实用型人才。
二、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计划的要求,本课程应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学生知识结构目标:
(1)掌握报关企业、报关员、海关基本知识及国家外贸管制的基本内容。
(2)掌握进出口过程当中关税、国内环节税及各种费的计算。
(3)掌握一般进出口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保税货物等的报关流程。
(4)掌握进出口报关单的填制方法。
学生专业能力目标:
(1)熟练计算进出口的税费、填制进出口的报关单、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专业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的工作、学习主动性。
2.实验要求
教学改革要求
(1)针对学生专业方向开展实施“案例”教学法。
(2)教学方式要多样,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根据教学内容,分模块分情况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
(4)让学生开阔眼界,多进行参观学习。
课程教学要求
(1)课程教学应突出重点,剖析难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
(2)讲解上力求通俗易懂,对学生考报关员资格证给予帮助
(3)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结合案例分析,作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分析
实践技能的要求
(1)能熟悉报关单位、报关员的注册登记流程,了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能独立完成其业务
(2)能独立完成大纲规定的各种情形的货物的报关程序的案例分析,并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根据已给的其他单证,独立填写进出口报关单
三、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四、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 报关程序实验
(基本操作型实验 4学时)
1、目的要求:
从整体上对了解报关,掌握进出口货物报关的基本理论和制度,更加适应报关员及相关的工作。
2、实验内容:
给定几组不同的货物,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报关整个流程的操作,从申报到陪同查验到缴纳税费到提取和装运货物,结合我国外贸管制、税费计算等章节内容。
3、主要仪器设备及用品:
计算机、报关软件
实验二 进口报关单的填制实验
(基本操作型实验 4学时)
1、目的要求:
掌握进口过程当中关税、国内环节税及各种费的计算。
掌握一般进口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保税货物等的进口报关流程。
掌握进口报关单的填制方法。
2、实验内容:
根据所给条件对经营单位、贸易方式、征免性质、运费保费的填制等较难的项目进行填制,学会分情况分析。
3、主要仪器设备及用品:
计算机、报关软件
实验三 出口报关单的填制实验
(基本操作型实验 4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出口过程当中关税、国内环节税及各种费的计算。
(2)掌握一般出口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保税货物等的报关流程。
(3)掌握出口报关单的填制方法。
2、实验内容:
掌握根据所给条件对经营单位、贸易方式、征免性质、运费保费的填制等较难项目进行填制,学会分情况分析。
3、主要仪器设备及用品:
计算机、报关软件
实验四 报关单改错实验
(基本操作型实验 6学时)
1、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报关单的各项目的填写。
2、实验内容:
给定报关单,通过已知资料在已经填制的报关单当中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改正。
3、主要仪器设备及用品:
计算机、报关软件
五、考核方式、方法及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每次所做实习结果都进行细致记录,并给出每次的分数,记为平时。对全班的实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最后两个课时进行实习考核,记为期末成绩。成绩考核采用百分制记分,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评级。
六、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教 材:《海关报关实务》,张琦生,中国商务出版社
参考书:[1]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委会,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2006),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6
[2] 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委会,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2006),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6
[3]徐伟,《报关实务》(第二版),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七、说明
本实验课程采用上机操作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上机模拟操作来提高制作进出口报关单的能力,以及对通关工作的流程的掌握。教学重点在进出口报关单的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