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发布者:syzx发布时间:2023-05-24浏览次数:717

    
课程编号:               实验学时:18                  
实验个数: 9个           适用专业:计算机
教材及参考书:《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                   
大纲执笔人:李娟        大纲审定人:
 
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
《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主要任务是介绍数据库组织、管理和使用的一般知识,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库结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设计、关系运算、关系规范化、关系查询(SQL语言)等方面的知识;介绍至少一种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构成与使用。目的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具有进行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软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实验要求
课前做好准备工作,上机认真完成实验要求,课后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
 
四、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    数据库管理工具的使用
(基本操作型实验   2学时)
1. 目的要求
    掌握数据库管理工具的使用
2.实验内容
理解服务的概念,掌握SQL Server服务的启动、暂停和停止。
熟悉SQL Server数据库结构,掌握企业管理器的基本操作。
理解查询分析器的作用,掌握查询分析器的常用用法。
掌握联机丛书的用法。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计算机、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软件
  实验二    创建数据库
(基本操作型实验   2学时)
1. 目的要求
掌握创建数据库
2.实验内容
熟悉使用向导创建SQL Server数据库的方法。
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SQL Server数据库的方法。
掌握使用T-SQL语言创建SQL Server数据库的方法。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计算机、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软件
 
 实验三    数据库的管理
(基本操作型实验   2学时)
1. 目的要求
掌握数据库的管理
2.实验内容
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或存储过程查看SQL数据库属性的方法。
掌握附加和分离数据库的方法。
熟悉数据库的收缩。
熟悉数据库的更名。
掌握数据库的删除。
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或sp_dboption存储过程修改数据库选项的方法。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计算机、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软件
 
实验四 表的操作
(基本操作型实验   2学时)
1. 目的要求
掌握表的操作
2.实验内容
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和T-SQL语句创建表。
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和T-SQL语句修改表的结构。
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和T-SQL语句实现对数据的操作。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计算机、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软件
 
实验五 简单查询
(基本操作型实验   2学时)
1. 目的要求
掌握简单查询。
2.实验内容
了解T-SQL语句的基本语法;
掌握基本的SELECT语句的设计和编写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计算机、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软件
实验六 高级查询
(基本操作型实验   2学时)
1. 目的要求
掌握高级查询。
2.实验内容
掌握多表查询的使用;
熟悉UNION子句的使用;
掌握GROUP BY子句的使用;
掌握COMPUTECOMPUTE BY子句的使用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计算机、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软件
实验七 视图索引
(基本操作型实验   2学时)
1. 目的要求
掌握视图 索引。
2.实验内容
练习使用企业管理器、向导和查询分析器创建视图
会使用视图、修改视图、查询视图的信息和删除视图。
了解索引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索引的创建、管理及维护。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计算机、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软件
实验八 存储过程触发器
(基本操作型实验   2学时)
1. 目的要求
掌握存储过程 触发器。
2.实验内容
理解存储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存储过程的创建方法,会执行存储过程;
掌握存储过程的查看、修改和删除。
理解触发器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
掌握触发器的创建、查看、修改和删除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计算机、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软件
实验九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基本操作型实验   2学时)
1. 目的要求
掌握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2.实验内容
了解备份和备份设备的有关概念;
熟悉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熟悉系统数据库的恢复。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计算机、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软件
 
 
五 、考核方式、方法及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1、考核方式、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成绩单独按五级记分。凡实验成绩不及格者,该门课程必须重修。学生的实验成绩应以平时考查为主,一般应占总分的70%,其平时成绩又要以实验实际操作的优劣作为主要考核依据。在学期末或课程结束时,为复习和巩固实验教学内容,进一步对学生作补充了解,也可举行一定的实验操作考试,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考核,都必须按实验课的目的要求,以实际实验工作能力的强弱作为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因此,最终的集中考试结果只能占总成绩的30%。
2、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评定各级成绩时,可参考以下标准:
(一)优秀(90分及以上)
能正确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能独立、顺利而正确地完成各项实验操作,会分析和处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能掌握所学的各项实验技能,能较好地完成实验报告及其它各项实验作业,有一定创造精神和能力。有良好的实验工作作风和习惯。
(二)良好(80分—89.5分)
能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认真而正确地完成各项实验操作,能分析和处理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能掌握所学实验技能的绝大部分,对难点较大的操作完成有困难。能一般完成实验报告和其它实验作业。有较好的实验习惯和工作作风。
(三)中等(70分—79.5分)
能粗浅理解实验目的要求,能认真努力进行各项实验操作,但技巧较差。能分析和处理实验中一些较容易的问题,掌握实验技能的大部分。有30%掌握得不好。能一般完成各项实验作业和报告。处理问题缺乏条理。工作作风较好。能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努力。
(四)及格(60分—69.5分)
只能机械地了解实验内容,能一般性地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操作,能完成60%所学的实验技能,有些虽作但不准确。遇到问题常常缺乏解决的办法,在别人启发下能作些简单处理,但效果不理想。能一般完成实验报告,能认真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中有小的习惯性毛病(如工作无计划,处理问题缺乏条理)。
(五)不及格(60分以下)
盲目地操作,只掌握50%以下所学实验技能。有些实验虽能做,但一般效果不好,操作不正确。工作忙乱无条理。一般能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但常有小的错误。实验报告较多的时候有结果,遇到问题时说不明原因,在教师指导下也较难完成各项实验作业。或有些小聪明但不努力,不求上进。
 
六、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数据库原理习题与解析》第2版,李春葆、曾慧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