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 实验学时:24-30
实验个数: 8个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通信工程
教材及参考书:《模拟电子线路实验讲义》
大纲执笔人:邵卫 大纲审定人:
一、 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之后而开设的独立实验课程,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可作为电子、信息技术、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物理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主要进行基本电子仪器使用、焊接技术训练、基本放大电路及基本参数测量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基本电路与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学会如何做实验。第二阶段:进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这一阶段主要是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本阶段的实验,从电路的设计、安装、调整、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等都由学生独立完成。为顺应新技术革命的潮流和“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要求,实验课程的教学也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方法。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独立实践、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验要求
① 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对一些主要的基本仪器如示波器、交直流电压表、信号发生器等应能较熟练地使用。
② 基本实验方法、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牢固掌握基本电路的调整和主要技术指
标的测试方法,其中还要掌握电路的设计、安装、焊接等技术。
③ 综合实验(整机电路)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如数字电压表或收音机的安装、调整等。
④ 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和实验工作作风的培养。
三、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


四、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基本操作型实验 3学时)
1. 目的要求
熟悉并掌握用电子工作平台、示波器对电子线路进行各种仿真实验,并学会正确测量电子器件和系统参数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验内容
1) 认识电子工作平台,并熟悉每个模块的使用范围及性能。
2) 认识示波器、并熟练使用示波器,掌握示波器显示原理及示波器的调试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智能模拟电路实验仪,示波器、万用表,毫伏表,函数发生器
实验二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基本操作型实验 3学时)
1. 目的要求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方法;通过动态参数的测试,掌握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了解失真与工作点的关系,掌握电路的调试方法。
2.实验内容
1) 测量静态工作点;
2)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u;
3) 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4) 观察失真。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智能模拟电路实验仪,示波器、万用表,毫伏表,函数发生器
实验三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基本操作型实验 3学时)
1. 目的要求
研究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掌握负反馈放大器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掌握两级放大器的调试方法;进一步培养排除故障的能力。
2.实验内容
1) 测量静态工作点;
2)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3) 测量通频带;
4) 比较负反馈对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智能模拟电路实验仪,示波器、万用表,毫伏表,函数发生器
实验四 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基本操作型实验 3学时)
1. 目的要求
进一步理解OTL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学会OTL电路的调试及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2.实验内容
1) 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2) 和效率η的测试;
3) 输入灵敏度测试;
4) 频率响应的测试;
5) 研究自举电路的作用;
6) 噪声电压的测试;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智能模拟电路实验仪,示波器、万用表,毫伏表,函数发生器
实验五 差动放大电路
(基本操作型实验 3学时)
1. 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加深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性能和特点;掌握差动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方法和测试方法;掌握差动放大电路动态指标(A、A,和K )的测量方法;掌握差动放大电路提高共模抑制比的方法。
2.实验内容
1) 基本差动放大电路的测试;
2) 恒流源差动放大电路的测试。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智能模拟电路实验仪,示波器、万用表,毫伏表,函数发生器
实验六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基本操作型实验 3学时)
1. 目的要求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基本运算电路的方法;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运算关系。
2.实验内容
1) 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
2) 同相比例运算放大器;
3) 加法运算放大器;
4) 微分运算放大器;
5) 积分运算放大器。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智能模拟电路实验仪,示波器、万用表,毫伏表,函数发生器
实验七 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器
(基本操作型实验 3学时)
1. 目的要求
掌握RC桥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研究负反馈强弱对振荡的影响;掌握振荡器的调试与振荡频率的测量方法;
2.实验内容
1) 调整稳压电源;
2) 测试振荡频率。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智能模拟电路实验仪,示波器、万用表,毫伏表,函数发生器
实验八 集成稳压电路
(基本操作型实验 3学时)
1. 目的要求:
研究集成稳压器的特点和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了解集成稳压器扩展性能的方法。
2.实验内容
1) 整流滤波电路测试;
2) 集成稳压器性能测试。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智能模拟电路实验仪,示波器、万用表,毫伏表,函数发生器
五、考核方式、方法及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1、考核方式、方法: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课成绩单独按五级记分。凡实验成绩不及格者,该门课程必须重修。学生的实验成绩应以平时考查为主,一般应占总分的70%,其平时成绩又要以实验实际操作的优劣作为主要考核依据。在学期末或课程结束时,为复习和巩固实验教学内容,进一步对学生作补充了解,也可举行一定的实验操作考试,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考核,都必须按实验课的目的要求,以实际实验工作能力的强弱作为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因此,最终的集中考试结果只能占总成绩的30%。
2、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评定各级成绩时,可参考以下标准:
(一)优秀(90分及以上)
能正确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能独立、顺利而正确地完成各项实验操作,会分析和处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能掌握所学的各项实验技能,能较好地完成实验报告及其它各项实验作业,有一定创造精神和能力。有良好的实验工作作风和习惯。
(二)良好(80分—89.5分)
能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认真而正确地完成各项实验操作,能分析和处理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能掌握所学实验技能的绝大部分,对难点较大的操作完成有困难。能一般完成实验报告和其它实验作业。有较好的实验习惯和工作作风。
(三)中等(70分—79.5分)
能粗浅理解实验目的要求,能认真努力进行各项实验操作,但技巧较差。能分析和处理实验中一些较容易的问题,掌握实验技能的大部分。有30%掌握得不好。能一般完成各项实验作业和报告。处理问题缺乏条理。工作作风较好。能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努力。
(四)及格(60分—69.5分)
只能机械地了解实验内容,能一般性地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操作,能完成60%所学的实验技能,有些虽作但不准确。遇到问题常常缺乏解决的办法,在别人启发下能作些简单处理,但效果不理想。能一般完成实验报告,能认真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中有小的习惯性毛病(如工作无计划,处理问题缺乏条理)。
(五)不及格(60分以下)
盲目地操作,只掌握50%以下所学实验技能。有些实验虽能做,但一般效果不好,操作不正确。工作忙乱无条理。一般能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但常有小的错误。实验报告较多的时候有结果,遇到问题时说不明原因,在教师指导下也较难完成各项实验作业。或有些小聪明但不努力,不求上进。
六、实验主要应配套仪器设备及台(套)数(以一个实验教学班20人为标准)
序号 | 仪器设备名称 | 数量 | 备注 |
1 | 示波器 | 30台 | |
2 | 数字万用表 | 30台 | |
3 | 交流毫伏表 | 30台 | |
4 | 信号发生器 | 30台 | |
5 | 智能模拟电路实验仪 | 30台 | |
6 | 其它 | | |
七、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1. 中南民大工商学院电子教研室.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2.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华中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
3.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