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遗传育种》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者:syzx发布时间:2023-05-24浏览次数:1082


课程代码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微生物遗传育种》实验
课程英文名称: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课程类型:专业课
课程对象类别:生物工程本科/必修
课程学分数:2学分
课程学时数:20学时
前导课程:微生物学

一、课程教学目的(黑体五号)
使学生通过细菌营养缺陷型筛选实验,掌握微生物诱变筛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常见的微生物菌种诱变选育技术。
二、课程教学要求(黑体五号)
通过细菌营养缺陷型筛选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紫外线诱变处理、青霉素法淘汰野生型、检出缺陷型、鉴定缺陷型等技术的原理和操作,具备进行菌种选育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1、细菌营养缺陷型的筛选
诱变处理、致死曲线绘制、青霉素法淘汰野生型、缺陷型的检出、生长谱鉴定
[要求]:使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紫外线诱变、青霉素法淘汰法、逐个检出法、生长谱鉴定缺陷型等技术的原理和操作
[重点]:紫外诱变、缺陷型检出、生长谱鉴定
[难点]:紫外诱变的条件控制
思考题:诱变育种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整个工作环节的关键是什么?
为什么微生物经紫外线照射后要在暗中培养?
举例说明在微生物的诱变育种工作中,采用高效的筛选方案和方法的重要性。

四、课程内容重点及学时分配
   

五、课程教材与参考书
参考书:1. 金志华,2006,《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原理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2. 施巧琴,2005,《工业微生物育种学》(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3. 诸葛健,2006,《工业微生物育种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六、课程考核方式
总成绩中课堂出勤与课堂表现总成绩70%,作业平均成绩占30%。

(撰写人: 周岿  ,审核人:          ,批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