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带BSBR处理废水工程技术课教学大纲

发布者:syzx发布时间:2023-05-24浏览次数:657


课程类型: 技术课
课程对象类别:环境工程本科/必修
课程学分数:2学分
课程学时数:35学时
前导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
一、技术课教学目的
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范围非常广泛。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对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相关理论和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满足当前对于环境学科的教学需求,特开设生物带BSBR处理废水工程技术课,内容包括技术课目的、技术课实验装置、技术课实验步骤、技术课实验数据整理及结果讨论等。旨在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教学手段与当今环境工程发展趋势相一致。
二、技术课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生物带BSBR处理废水工程技术课的目的、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2、使学生熟悉生物带BSBR反应器的启动方法及其运行调试的要点;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废水处理工程中关键指标的测定方法;
3、使学生重点掌握技术课实验装置、技术课实验步骤等相关内容;掌握微生物相的指示技术及一般性故障的排除方法;
4、对实验数据综合处理的能力,并树立量的概念。
三、技术课教学内容
1、无助剂生物带BSBR处理废水:生物带、BSBR、启动、最佳条件
1.1无助剂生物带BSBR的启动方法的研究
1.2无助剂生物带BSBR的脱碳效率的研究
1.3无助剂生物带BSBR的除磷效率的研究
1.4无助剂生物带BSBR的脱氮效率的研究
1.5无助剂生物带BSBR的最佳曝气量的研究
[要点]:了解本技术实验课原理,熟悉本技术课的装置和设备,掌握无助剂生物带BSBR反应器的启动方法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熟练掌握无助剂生物带BSBR的脱碳、脱氮、除磷技术及最佳运行技术和相关的测试技术。
[重点]:本技术课的装置和设备的操作使用、无助剂生物带BSBR的脱碳、脱氮、除磷技术和相关的测试技术。
[难点]:无助剂生物带BSBR反应器的启动方法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参数、微生物相的检测技术、整理分析试验数据并撰写技术课论文。
2、活性炭生物带BSBR处理废水:活性炭投加量、生物带、BSBR、启动、最佳条件
2.1活性炭生物带BSBR的启动方法的研究
2.2活性炭生物带BSBR的脱碳效率的研究
2.3活性炭生物带BSBR的除磷效率的研究
2.4活性炭生物带BSBR的脱氮效率的研究
2.5活性炭生物带BSBR的最佳曝气量的研究
[要点]:了解本技术投加活性炭的实验课原理,熟悉本技术课的装置和设备,掌握活性炭生物带BSBR反应器的启动方法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熟练掌握活性炭生物带BSBR的脱碳、脱氮、除磷技术及最佳运行技术和相关的测试技术。
[重点]:本技术课的装置和设备的操作使用、活性炭生物带BSBR的脱碳、脱氮、除磷技术和相关的测试技术、活性炭的投加量。
[难点]:活性炭生物带BSBR反应器的启动方法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参数、微生物相的检测技术、整理分析试验数据并撰写技术课论文。
3、铁炭生物带BSBR 处理废水:活性炭与铁屑投加量、生物带、BSBR、启动、最佳条件
3.1铁炭生物带BSBR的启动方法的研究
3.2铁炭生物带BSBR的脱碳效率的研究
3.3铁炭生物带BSBR的除磷效率的研究
3.4铁炭生物带BSBR的脱氮效率的研究
3.5铁炭生物带BSBR的最佳曝气量的研究
[要点]: 了解本技术投加铁炭的实验课原理,熟悉本技术课的装置和设备,掌握铁炭生物带BSBR反应器的启动方法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熟练掌握铁炭生物带BSBR的脱碳、脱氮、除磷技术及最佳运行技术和相关的测试技术。
[重点]:本技术课的装置和设备的操作使用、铁炭生物带BSBR的脱碳、脱氮、除磷技术和相关的测试技术、活性炭与铁屑的投加量。
[难点]:铁炭生物带BSBR反应器的启动方法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参数、微生物相的检测技术、整理分析试验数据并撰写技术课论文。
四、技术课内容重点及学时分配
   


五、技术课参考书
1.沈耀良等主编.《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第二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3
2.章非娟等主编.《环境工程实验》(修订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3.高廷耀等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4.张自杰等主编.《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六、技术课考核方式
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10%,论文平均成绩占总成绩80%,课堂出勤成绩占总成绩10%。

        (撰写人:刘鲁建  ,审核人:刘鲁建  ,批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