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01411010
课程中文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课程英文名称:The Experimentation of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课程对象类别: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本科/必修
课程学分数:3分
课程学时数:72学时
前导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
一、教学目的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与《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课程同步进行而又相对独立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本课程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突出学生技能操作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着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归纳、分析和数据表达的能力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旨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生产实践与科学研究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这一实践环节,学生应具备以下基本化学素养:
(1)熟练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各种基本知识和操作
(2)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具有基本的判断力及分析能力
(3)对实验数据综合处理的能力,并树立量的概念。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实验一 无机定性实验
[要求]:采用讲解+录像+操作演示的方式,要求学生掌握定性实验的相关操作
[实验内容]:酸碱反应、沉淀反应、配位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生化物质鉴定
[重点]: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规则及方法、离心分离操作
[难点]:玻璃仪器的洗涤
[注意事项]:
1应逐滴加入加入试剂,否则现象不明显或观察不到。
2.试剂较多,取用后应放回原处。
3.离心机、干燥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二 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要求]:采用讲解+录像+演示的方式,要求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全(半)自动天平,并能准确、简明的记录原始数据
[实验内容]:固定质量称量法、递减称量法
[重点]:直接称量法和递减称量法的相关操作
[难点]:递减称量法中保证样品不致损失的操作
[注意事项]:
1.天平使用的正确操作
2.固定质量称量法要求误差范围≤0.2-0.4mg
3.递减法中要求倾出试样重与称取试样重之间的绝对差值应小于0.4mg
实验三 定量分析操作练习:
[要求]:采用讲解+录像+演示的方式,要求学生训练滴定操作的基本技能
[实验内容]:酸碱溶液的配制、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NaOH溶液滴定NaOH溶液
[重点]:常用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
[难点]:利用指示剂正确判断滴定终点
[注意事项]:
1滴定的正确操作、用移液管移取试液至锥形瓶中的操作
2.NaOH溶液应装入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
3.配制溶液应即时混匀。
实验四 混合碱含量的测定:
[要求]:讲解酸碱滴定法测定混合碱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并演示定容的相关操作,使学生熟悉滴定的操作及分析天平的称重
[实验内容]:HCl溶液的标定、样品含量的测定
[重点]: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和滴定操作技术
[难点]: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分析方法
[注意事项]:
1.样品溶解后从烧杯定量转移至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
2.指示剂终点颜色的判断
3.接近第一化学计量点时应剧烈摇动溶液,以免形成CO2过饱和溶液而使终点提前
实验五 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测定:
[要求]:了解强碱滴定有机弱酸溶液的pH变化以及选择指示剂的原理,进一步掌握滴定分析操作技能。
[实验内容]:NaOH溶液的标定、样品含量的测定
[重点]: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难点]:乙酰水杨酸与NaOH反应的物质量关系
[注意事项]:
1.药片应用乙醇充分溶解后再滴定.
实验六 食用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要求]:了解强碱滴定有机弱酸溶液的pH变化以及选择指示剂的原理,进一步掌握滴定分析操作技能。
[实验内容]:NaOH溶液的标定、食用醋总酸度的测定
[重点]: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和滴定操作技术
[难点]:强碱滴定弱酸时指示剂的选择
实验七 自来水总硬度及钙制剂中钙含量的测定
[要求]:讲解络合滴定法及水硬度和钙片测定的原理和操作,掌握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了解EBT的变色原理及氨性缓冲溶液在络合滴定中的作用
[实验内容]:EDTA的标定、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钙片中钙制剂中钙含量的测定
[重点]:络合滴定法的原理、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滴定操作
[难点]:EBT的变色原理
[注意事项]:
1.溶解Zn片时应在通风橱中,表面皿应凹面向上
2.移取水样时用共用的100mL移液管
3.测定钙片中钙含量时,样品溶液应节约使用。
实验八 胃舒平药片中Al含量的测定:
[要求]:讲解返滴定的原理和试样前处理
[实验内容]:EDTA的标定、药片中Al(OH)3含量的测定
[重点]:返滴定的原理、二甲酚橙指示剂(XO)的变色原理
[难点]:返滴定的有关计算
[注意事项]:
1.EDTA的标定采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的方法
2.本实验中要用到两根滴定管,其中碱性滴定管装EDTA溶液,酸碱通用滴定管中装Zn2+溶液
3.加热溶液时人不得离开
实验九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要求]:讲解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原理以及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标定方法
[实验内容]:KMnO4溶液的标定、H2O2含量的测定
[重点]:高锰酸钾法的相关原理及操作技能
[难点]:高锰酸钾滴定法中滴定条件的控制
[注意事项]:
1滴定管装有色溶液时的读数方法
2.KMnO4标定时的溶液要加热一份滴定一份,并且加热时温度不可太高,刚好冒热气即可。
3.移取H2O2溶液时用公用的10mL移液管。
实验十 水样中化学耗氧量的测定:
[要求]:讲解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耗氧量的原理和方法以及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标定方法
[实验内容]:KMnO4溶液的标定、水样中化学耗氧量的测定
[重点]:高锰酸钾法的相关原理及操作技能
[难点]:高锰酸钾滴定法中滴定条件的控制
[注意事项]:
1滴定管装有色溶液时的读数方法
2.KMnO4标定时的溶液要加热一份滴定一份,并且加热时温度不可太高,刚好冒热气即可。
实验十一 直接碘量法测定药片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要求]:讲解碘量法的原理和相关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KIO3标准溶液的配制、Vc含量的测定
[重点]:碘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及其他还原性物质的方法
[难点]:碘标准溶液的配制及碘量法的误差来源
[注意事项]:
1.Vc溶液应配制一份滴定一份,防止Vc的氧化
2. KIO3标准溶液中应滴加NaHCO3溶液,保持溶液的弱碱性,防止滴定前生成I2
实验十二 胆矾中CuSO4含量的测定:
[要求]:讲解碘量法测铜的原理和相关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KIO3标准溶液标定Na2S2O3溶液、胆矾含量的测定
[重点]:Na2S2O3溶液的标定及间接碘量法测铜含量的原理
[难点]:Na2S2O3溶液的配制及碘量法的误差来源
[注意事项]:
1.体系酸度的调节:滴定选在pH3-4的弱酸性条件下进行
2.配制Na2S2O3溶液时应加入少量Na2CO3
3.淀粉应在临近终点时加入
实验十三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要求]:采用录像+演示+讲解的方式,讲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含量的原理及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测定波长的选择,显色剂用量的选择,标准曲线的制作及试样中铁含量的测定
[重点]:光吸收定律、吸收曲线的绘制、标准曲线的绘制、测定波长的选择
[难点]:吸量管的使用
[注意事项]:
1.移取溶液时用相应的贴有标签的公用吸量管。
2.配制溶液时加液顺序不可颠倒。
3.手工绘制吸收曲线、标准曲线。
实验十四 ① 缓冲溶液的配制及pH值测定 ② 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
[要求]:采用录像+演示+讲解的方式,讲解酸度计的使用方法、醋酸离解度及离解常数的测定方法
[实验内容]:缓冲溶液的配制、酸度计测量溶液的pH值、NaOH溶液的标定、HAc溶液的标定、测定不同浓度HAc溶液的pH值
[重点]:配制缓冲溶液的方法,酸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溶液pH值的测定,掌握HAc离解度和离解常数的测定方法。
[难点]:离解常数的测定原理
[注意事项]:
1.pH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测定不同浓度HAc溶液的pH时,按由稀至浓的顺序测定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五、教材与参考书
教 材: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实验中心编,2001,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武汉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 编著,2003,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武汉大学编,2000,分析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仕勇,2000,无机及分析化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六、考核方式
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报告平均成绩占总成绩70%,课堂提问占5%,课堂出勤成绩占总成绩5%
(撰写人: 乐薇 ,审核人:封孝华,批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