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竞彩app排名客户端讯(通讯员王志华、朱懿)盛夏七月,秭归县九畹溪镇穿心店村田间地头呈现繁忙图景:百亩桃园硕果压枝,高山蔬菜翠绿满棚。这片荣获2024年“湖北省美丽乡村引领示范村”称号的土地,正以“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百姓富”的生动实践,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鲜活答卷。
7月9日,武汉工商学院电子商务学院“只此青绿”实践团队在党总支书记杨睿、分团委书记朱懿、驻村工作队队员王志华以及副教授艾洪波和郭人瑞老师的带领下,深深扎根秭归县。团队充分发挥武汉工商学院电子商务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实力,以国家级精品课程《数字乡村与电商直播》为根基,紧抓申报建设省级社会科学科普基地这一宝贵契机,全方位整合带队教师在党建引领、团学组织建设、实验教学管理及专业课程教学等诸多领域的丰富经验与多元优势,系统性地助力村镇搭建村主任、书记直播间,拓展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推动村镇多元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心针”。
多元产业筑牢振兴根基:从“单一种植”到“多产融合”
走进秭归县九畹溪镇穿心店村,百亩生态桃园、高山大棚蔬菜成为新亮点。400余亩桃林采用物理除草、生物防虫的绿色种植技术,错峰培育的高山脆桃、黄桃等品种,既通过乡村旅游吸引游客采摘,又借助电商渠道发往全国。
摄影:郝卓妍
自2021年我校开展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以来,穿心店村的高山蔬菜大棚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短短四年,大棚面积从零扩展到超过百亩,年产高山辣椒达40万斤,村集体收入突破了100万元。如今,130余个标准化大棚整齐排列,一个个翠绿饱满的青椒挂满枝头。“我们的新品种龙椒果型好、辣味适中,全靠这好山好水滋养。”当地脱贫户向长雄受访时笑着说。目前,全村已培育4户特色种植大户,辐射带动40余名村民实现稳定脱贫。
摄影:赵加敏
摄影:郝卓妍
放眼秭归县,特色产业多元发展:以“一果两叶”为主导产业,其他各类农副产品错峰上市,与穿心店村“桃李添彩、青椒助力”的发展格局相互呼应,共同构建“一年四季皆有新鲜蔬菜水果上市”的全时段产业链供给体系,推动当地从“靠天吃饭”迈向“四季有收”,助力乡村振兴稳定发展。
校地携手激活产业动能:从“田间课堂”到“云端销路”
“这个青椒得像这样托着底部轻轻转动,才不会伤了藤蔓。” 在穿心店村的蔬菜大棚里,“只此青绿”实践团队的师生们正跟着农户学习采摘技巧,一场生动的“田间课堂”在此展开。而在不远处的桃园,学生们一边体验采摘,一边用镜头记录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这些素材将成为直播带货的“原生广告”。
摄影:郝卓妍
“产业要做强,打开销路是关键。”团队指导老师朱懿介绍,针对当地“好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的痛点,实践团队联合镇、村打造电商直播基地,不仅手把手培训村民直播话术、产品包装和流量运营,更依托电子商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教学资源,将课堂上的数字营销、品牌建设知识转化为实操方案:学生们化身“主播”,在省供销直播间里展示屈姑特色脐橙产品、九畹丝绵茶、桃园采摘、青椒分拣的全过程;专业教师团队则负责后台运营,优化物流链路。
摄影:朱懿
“以前桃子熟了怕烂在地里,现在直播一开,订单就来了!”如今,穿心店村的农产品已成功实现“线下采摘+线上直销”双轨并行的销售模式,通过校地共建的直播基地,年销售额稳步提升,真正将当地的“生态优势”成功转化为“经济优势”。
产教融合结出振兴硕果:从“一时帮扶”到“长效共赢”
“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助农行动,更是我们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实践大课堂’。”武汉工商学院电子商务学院党总支书记杨睿表示,团队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学生在参与产业调研、直播运营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而村民则在与师生的互动中掌握电商技能,形成“教学相长、校地共赢”的良性循环。
如今的穿心店村,既有“绿树村边合”的美丽乡村景致,更有“产业旺、百姓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实效。多元产业筑牢振兴基石,校地合作打通发展堵点,这个省级美丽乡村引领示范村正以“产业兴”带动“乡村兴”,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稳步前行,向着更美好的未来持续迈进。
(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