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晨报:课堂上,大学生穿古装演“桃园结义”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4-09浏览次数:1255

图为2014级会展经济与管理学生表演古代婚礼 吴晓淳 摄


 本报讯(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陈莹)着汉服、扮古人、吟古诗、行古礼……昨日,一堂特殊的古典礼仪课走进了武汉工商学院的课堂。来自该校2012级人力资源、2014级会展经济与管理和旅游专业的学生们自导自演起“古装剧场”,老师则根据礼仪展示、动作协调、服装化妆等表现打分。

 “既然我等如此有缘,不如就此结为异姓兄弟”“如此甚好”……“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一边吟诵对话,一边对天作揖、跪地磕头。改编后的“桃园四结义”刚一出场,就惹得大家捧腹大笑。“诸葛亮”的扮演者孙韦表示,从编写剧本、自制道具到看视频学礼仪,团队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几分钟的展示前后花了大半个月,彩排也有十几次。

 跨火盆、拜堂成亲、挑盖头、新娘敬茶、长辈给红包、入洞房……一对古代的新人身着大红色汉服一步步完成了传统婚礼仪式。由学生们自编自演的古代婚礼让大家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和传统文化。在一旁观看的学生李晴认为,古代的传统婚礼习俗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婚礼习俗影响深远,现在有些婚礼步骤虽然省去了,但是有些传统的文化精髓还是应该传承。

 之前对古典礼节一无所知的李毅参加完拜师学艺演出后告诉记者,行礼的每个细节都体现出古人对从师学艺的尊敬,“古时候读书不仅要三跪九叩,还要投拜师帖、静心洗手,学生和老师也要互赠具有特殊意义的礼物,跟现在相比,古时候的礼节虽然繁复却十分奥妙,值得每个人好好学习。

 对此,授课老师黄颖解释,“学习古典礼仪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现代礼仪场合。‘礼’是每个人内心对他人的尊敬,‘仪’则是外在对礼的表现,里外合一是为礼仪”。

[责任编辑 林倩]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