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专家探讨如何破解民办高校转型发展难题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5-30浏览次数:670

 武汉5月29日电(记者 张晶 通讯员 狄奥、蓝静)29日,2014中国(武汉)民办教育高峰论坛在武汉工商学院举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众多民办教育负责人齐聚一堂,聚焦民办高校转型发展,共同探讨如何破解转型发展难题,为民办高校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之道支招。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指出,与地方公办本科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转型困难更多。主要是因为我国教育体系顶层设计欠缺,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平等地位还没有真正落实,民办高校受到现有评价机制及政策制度的束缚等。此外,部分院校没有树立公益办学的思想,急功近利,没有明确应用型的发展道路,学科与专业设置趋同性过高,课程设置脱离市场需求,“双师型”教师比例小,师资队伍不稳定,校企合作难以深入等,也是制约了民办高校转型的步伐。“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高技术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厉无畏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类型的民办高校,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任务。“民办高校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承担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转型实际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他呼吁,民办高校应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和办学模式,面向实现转型发展的国家需求进行根本性变革,立足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承担社会赋予高校的责任和历史任务。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认为,高校转型发展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结构调整,需要高度教育体制全面深刻的变革。最重要的是改变竞争规则,引导现有足球竞彩app排名向应用技术大学方向发展。要管住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要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高等教育发展环境,让市场需求、竞争机制在高校发展中起到决定作用。要防止追求政绩、贪多求快、做表面文章。杜绝高校急于上位、圈地挂牌的做法,营造内涵式转型发展的教育生态。
    文华学院院长刘献君说,尽管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办学基础、资源、条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但是民办高校也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历史性负担较轻,拥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具有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等。他指出,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竞争,必须优化结构,重点突破,具体体现在:优化学科结构,在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上有战略性突破;优化师资结构,在人才团队建设上有标志性突破;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在办学特色上有创造性突破;优化组织结构,在管理制度灵活性上有实质性突破;优化资源结构,在资源转化上有发展性突破。
    “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依旧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学生生源减少,供需失配,制度缺失,竞争力弱。因此民办高校的转型要付出比公办高校更多的努力,要在求生存的同时,求得进一步的发展。”武汉工商学院校长张金隆说,民办高校要转型,办学定位要由偏向学术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变;培养目标由传统本科规格向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应用型本科转变;教育途径由注重“校内教育”为主向“校内教育”和“产教融合”转变;专业教师由教学型为主向“双师型”转变,教学资源由注重以“课堂+实验室”为主向“课堂+实验室+实训+实战”等综合配置转变。
    研讨会举行前,武汉工商学院还举行了简短的更名仪式,正式由“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改为“武汉工商学院”。

[责任编辑 林倩]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原图
/